央行出手!三家单位被罚!
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19日消息,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3家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其中,宁波龙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因所运营的展览会馆拒绝公众使用人民币现金购买门票接受处罚,重庆葆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拒绝公众使用人民币现金支付车位购置费接受处罚,保定市虎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因所运营的学校食堂拒绝公众使用人民币现金支付餐费接受处罚。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宣传引导与严肃惩治相结合,持续推进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对核实为拒收人民币现金的,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处罚并予以曝光,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中国人民银行表示,社会公众遇到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年第18号),依法维权。广大经营主体应强化法治观念、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诚信经营、尊重公众支付选择权,共同打造现金和谐流通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所以,无论是拒收硬币还是拒收纸币,都是涉嫌违反相关条例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曾表示,“无现金化”本身合理合法,但是强制性不收现金是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在消费者交付现金时,商家有义务接受。商家可以鼓励消费者使用第三方平台消费,但不能强迫。
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为此,人民银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整治拒收现金公告,进一步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早在2018年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规定除依法应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公告等方式拒收现金。此前,人民银行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深入整治拒收现金”就被重点提及。人民币现金是法定货币,体现国家信用,保证人民币现金的顺畅流通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盛伙伴商城相关问题,请+微信客服:26955444
发表,未经允许,转载必究,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开店宝母公司:不再从事支付业务!
- 下一篇:广州南沙打造数字人民币跨境消费节